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旅游景点 > 风宪牌坊的来历

风宪牌坊的来历

关键词:风宪,嘉禾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嘉禾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xr009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303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湖南嘉禾县有一座牌坊,门楣上有“风宪”二字,游人不解。冠名奇特的牌坊就“藏”在县城东南方向4公里处的一个村子里。村名“荫溪”,故当地人称其为“荫溪牌坊”。刚进村,即望见那牌坊顶部的标志--石檐盖。走近细看:这是一座四柱三门式样的石质牌坊,具明代建筑风格,岁月使其显得灰暗,但身子骨却“硬朗”。它通高7.3米,面阔5.5米,呈“品”字形三楼。除石门枋、石匾额、石柱头有龙、凤、狮浮雕外,并无“惊人之貌”。唯有那门额正中镌刻的“风宪”二字。“风宪”一词,源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。我国自秦汉即建立以监督百官、弹劾不法、肃清政治为目标的国家监察制度及体系:其官员称“御史”,其职责比喻为“风霜之任”、“风纪之责”;其办事官署称“宪台”、“宪司”;其出京执法称“持宪节”。明薛瑄《送金都宪镇宁夏》诗:“笳鼓尽迎新宪节,风霜仍肃旧貔貅。”明王世贞《瑄山堂别集》称:“晏如掌风宪。”即指凌晏如执掌中央监察机构都察院。因此,“风宪”一词,就成了称谓古代监察机构、人员及有关事务的常用代名词之一。 

  
“风宪”牌坊与洪熙皇帝 

  在牌坊“风宪”二字的右部位刻有以下文字(从右至左直行书): 

  明明经出身永乐十一年 

  光禄寺监事十五年太仆寺 

  卿洪熙乙巳升南京巡河御 

  史李祚 

  左部位刻文为: 

  明衡州府知府李循义立 

  临武县知县刘熙书 

  清乾隆十八年癸酉岁仲冬 

  月谷旦重修 

  从牌坊上述文字得知:“风宪”坊,是明衡州知府李循义奏请朝廷允诺,为“南京巡河御史李祚”而建。李祚,嘉禾县车头镇荫溪村人,出身明经,历任京官,洪熙乙巳年升任御史。洪熙乙巳即“洪熙元年”(1425年),是明仁宗朱高炽即皇帝位之年号。他于1424年阴历八月即位,1425年阴历五月病故,享年48岁,在位仅10个月。由于在位时间短暂,这座牌坊也许就是这个王朝留下的至今唯一的建筑。 

  应当说,“风宪”牌坊与仁宗皇帝的政绩有关。关于明仁宗,《明史》是这样评价的:“在位一载,用人行政,善不胜书。”《皇明史概》上说:他善于治国,提出过“国以民为本,民安则国安”、“官得其人,政无不举”等施政方略;并认为“国家恤民,必自去脏吏始”、“救民之穷,当于救焚溺,不可迟疑。”为此,他在登基后不到三个月,钦定“杨荧等十四名御史分巡天下,考察官吏。”临行前,他警告监察官员:“必先自治,乃可治人。”同时,向每位监察御史“赐钞二十锭为道里费”,以免增加地方负担。这些措施,有利于保障监察工作的独立性与监察人员的自律。 

  
“风宪”牌坊与明代“崇宪职” 

  应该说“风宪”牌坊是我国历代、尤其是明代“崇宪职”的体现。封建统治者推崇“宪职”的实质是整敕吏治,使“百官震恐”、“邪朋屏迹”、“豪贵敛手”。因此,监察官在官场中以“任重职大”、“端方凝肃”、“风采凛然”著称。如《旧唐书》中关于“韦思谦”的记载:他任监察御史时,卓尔不群,曾对人说:“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、震慑州县”,实际等于“旷职”。明人《蓬窗日录》中有一些御史廉洁自律故事。由于监察御史职位崇高、加上历代朝廷重用推崇,的确产生过不少廉能干练、刚正不阿的监察官员。 

  
现存最早表彰监察官员的牌坊 

  “风宪”牌坊始建于明洪熙元年(1425年)下半年或稍晚。据笔者所知:迄今幸存较早的专门为纪念监察官员而建的古代牌坊有三座:除“风宪”坊外;尚有位于湖南郴州汝城县城郊乡益道村、建于明正德十四年(1520年)的“绣衣坊”;位于安徽歙县城关北大街、建于明崇祯年间(1628年-1644年)的“豸绣重光”坊。三者相较,“风宪”坊,比“豸绣重光”坊早建200多年、比“绣衣坊”早建近100年,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专门表彰监察官员的牌坊。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